欢迎访问淮南开景公学

校内新闻, 校园安全

筑牢生命防线 做生命守门人 ——淮南开景公学应急救援培训铸就黄金四分钟防线

在2025年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正深入人心。淮南开景公学以“生命至上,安全护航”为宗旨,于8 月 29 日特邀淮南市红十字会专业团队入校,开展了一场覆盖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及气道梗阻急救的专项培训。这场培训不仅是对校园安全体系的深化,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响应——当意外来袭,每一双手都可能成为托起生命的希望,每一次精准操作都可能改写生死结局。

此次培训在 “CPR(心肺复苏术)+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核心内容基础上,增加婴幼儿童及成人气道梗阻急救方法教学,通过 “线上预习 + 线下实操考核” 模式,助力参训人员掌握实用急救技能,考核合格者将获权威应急救援证件。​

培训前期,学校已组织全体参训师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应急救援教学视频,提前熟悉 CPR 操作流程、AED 设备原理及气道梗阻急救基础知识,为线下集中培训做好充分铺垫。下午 3 时,培训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正式启动,红十字会讲师以 “生命救援的黄金时间” 为切入点,结合校园、家庭中可能发生的气道梗阻、心脏骤停等真实案例,直观展现应急救援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气道梗阻若不及时处理,4-6 分钟就可能导致窒息死亡,而正确的急救手法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讲师的话语让在场人员深刻认识到掌握急救技能的必要性。

在核心教学环节,讲师采用 “理论拆解 + 分场景演示” 的方式,将培训内容分为两大模块。其一为气道梗阻急救,针对成人与婴幼儿童生理结构差异,分别讲解并演示对应急救方法:成人及 1 岁以上儿童采用 “腹部冲击法”,通过模拟站姿、坐姿场景,详细说明冲击位置、力度与频率;婴幼儿则采用 “背部拍击 + 胸部冲击法”,借助婴儿模型演示正确托举姿势与操作节奏,同时强调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伤害。其二为心肺复苏教学,讲师围绕 “判断意识 – 呼叫急救 – 胸外按压 – 开放气道 – 人工呼吸” 全流程,结合人体解剖知识拆解动作要领,如成人胸外按压深度需达 5-6 厘米、频率保持 100-120 次 / 分钟,婴幼儿按压位置与力度需适当调整,确保参训人员理解操作逻辑而非机械模仿。​

理论讲解后,培训进入实操演练阶段。现场摆放成人、婴幼儿急救模拟人及 训练设备,参训人员以 10 人一组分组实操。在红十字会讲师与助教的一对一指导下,大家依次练习成人与婴幼儿气道梗阻急救手法、CPR 全流程操作。“按压位置偏上了,要对准两乳头连线中点”“婴幼儿背部拍击时,手掌要呈空心状”,讲师针对实操中出现的不规范动作及时纠正,同时提醒大家关注急救过程中的细节 —— 如开放气道时需清除口腔异物,不少参训教师表示,通过亲手操作不同场景的急救模拟,不仅掌握了技能,更消除了面对突发情况时的紧张感。​

培训尾声的考核环节,采用 “理论 + 实操” 双维度评估模式。理论考核通过线上答题,检验参训人员对气道梗阻急救原则、CPR 操作规范、AED 使用禁忌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操考核中,参训人员需随机抽取 “成人气道梗阻急救”“婴幼儿 CPR”“AED 配合 CPR 使用” 等场景,独立完成完整急救流程,由红十字会考官根据操作规范性、熟练度及应急反应能力综合评分。经严格考核,95% 以上参训人员顺利达标,学校将联合淮南市红十字会为合格者统一发放应急救援证件,实现 “培训 – 考核 – 认证” 闭环。​

淮南开景公学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进一步完善了校园应急技能培训体系,将气道梗阻急救与 CPR、AED 操作相结合,覆盖更多突发场景需求。未来学校将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复训与应急演练,推动急救知识融入日常教学,让 “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 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淮南开景公学

2025年8月29日

 

校 训:健康、厚德、启智、益能
校 风:大爱、忠信、习礼、长善
教 风:勤业、精业、敬业、乐业
学 风:勤学、好学、善学、乐学

供稿:大队部

初审:马晓红

终审:金磊

分享到:新浪微博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