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铁甲洪流隆隆驶过,奏响新时代的强国乐章;淮南开景公学的校园里,千余名师生屏息凝视、心潮澎湃,透过屏幕与祖国同频共振。9 月 3 日上午 9 时,我校精心组织全体师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 “九三” 阅兵仪式,以沉浸式体验传承红色基因,以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筑牢爱国信仰。
为让师生更深切理解阅兵背后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学校早在 9 月 1 日 “开学第一课” 便埋下 “历史伏笔”;各班主任通过动画短片、抗战老兵口述视频等鲜活形式,为学生讲解阅兵仪式的流程细节、战旗背后的英雄故事,让 “抗战” 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可感知的民族记忆,为当日的观看活动做好充分的情感与知识铺垫。
上午 9 时整,随着央视直播信号的切入,校园瞬间沉浸在庄严的氛围中。低年级学生身着整齐,在阶梯教室按班级有序就座,小脸上满是期待;高年级学生则在教室端坐,目光紧紧锁定一体机屏幕。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全体师生不约而同起身肃立,右手贴在胸前,齐声高唱国歌,嘹亮的歌声穿透教室门窗,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祖国的赤诚与敬意。 
 
此次阅兵仪式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为主题,按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展开,70 分钟的时长里,45 个方(梯)队依次亮相,每一个画面都让人热血沸腾。空中护旗梯队携着五星红旗、八一军旗凌空而过,留下两道绚丽的彩烟;徒步方队尽显 “一老一新” 特色 ——“老” 在传承,受阅人员多从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抗战老部队抽组,胸前的勋章见证着烽火岁月;“新” 在突破,体现新时代军事力量结构优化的崭新布局,步伐铿锵间尽显军人担当。
装备方队更成全场焦点:主战坦克、防空导弹、新型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缓缓驶过,铁甲奔流间展现我国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底气;空中梯队以模块化、体系化编组凌空展翅,歼 – 20、运 – 20 等现役主战机型梯队掠过天际,轰鸣声中书写着中国空军的跨越式发展。千余名官兵组成的新中国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乐团,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奏响《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抗战经典曲目,熟悉的旋律唤起师生心底的红色记忆,不少老师眼中泛起泪光。 
  
 
观看过程中,校园里时而寂静无声,只有屏幕里的解说声与乐曲声;时而响起自发的掌声 —— 当看到抗战老战士乘车方队敬礼时,当新型装备亮相时,当空中梯队摆出 “80” 字样致敬历史时,孩子们激动地鼓掌欢呼,小脸上满是自豪。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祖国这么强大!长大后我也要为国防做贡献!”
这场阅兵仪式,是一本 “行走的” 爱国主义教材,更是一堂致敬历史、面向未来的国防教育 “大思政课”。当战旗方队的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 等荣誉旗帜闪过屏幕时,历史老师在教室后排轻声为学生补充背景;当看到受阅官兵挺拔的身姿时,班主任悄悄拍下学生专注的模样 —— 这些瞬间,让历史与现实交融,让爱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扎根。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 阅兵结束后马校长在校园广播中说道,“今天我们共同见证祖国的强大,既是缅怀先烈,更是激励自己 ——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作为新时代少年,你们要以史为鉴,把爱国情化为学习的动力。”
此次观看活动,让全校师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未来,淮南开景公学将继续以红色教育为抓手,通过研学实践、英雄事迹宣讲等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成长,引导每一位开景学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淮南开景公学
2025年9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