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淮南开景公学

德育天地, 校内新闻

烽火记忆照亮新征程 青春奋进恰逢其时 ——淮南开景公学师生共观央视《开学第一课》

当数字技术复原的黄崖洞兵工厂机器轰鸣声穿越时空而来,当三面布满硝烟痕迹的战旗在屏幕上猎猎飘扬,9月1日晚,淮南开景公学全体师生齐聚教室,共同见证了一场跨越80年的青春对话。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制作的《开学第一课》,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在00后学子的心中勾勒出一幅“强国有我”的壮丽图景。

科技赋能历史:抗战精神鲜活再现
   “这不再是历史课本上的文字,而是通过AR技术重现的钢铁意志!”七年级(1)班学生黄浩轩通过屏幕“走进”黄崖洞兵工厂,看到工人们用头盔熔铸铁水的场景时,教室里顿时响起惊叹声。节目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抗战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转化为可触摸、可感受的沉浸式体验。该校信息技术教师李敏感慨道:“科

技与历史的交融,让抽象的精神变得有温度。”

节目中,人工智能修复的彩色影像让抗日救亡青少年团体的黑白照片焕发新生。九年级的学生们视着屏幕上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战地小记者”,他们穿梭在炮火中传递情报的身影,不禁感叹:“原来‘少年强则国强’并非空洞口号,而是14岁王二小引敌入围的英勇,是16岁雨来跳河时的果敢。”

英雄群像:三面战旗引领精神传承
   “平型关的枪声依旧回响!”当“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政治指导员栗新朝讲述伏击战细节时,教室后排的退伍军人子女集体起立敬礼。节目中,“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的战旗与当代歼-10战机同框出现,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更令人感动的是,节目披露了左权将军10岁时写下的《志向书》:“愿以满腔热血,换山河无恙。”六年级学生张浩在班会上激动地说:“当我们抱怨作业太多时,左权将军在油灯下抄写《资治通鉴》;当我们讨论游戏段位时,杨靖宇将军在雪原中嚼着棉絮战斗。”

青春共鸣:跨时空合唱激发家国情怀
  “风在吼,马在叫……”当103岁的《黄河大合唱》首唱者孟于与全国中小学生隔空合唱时,淮南开景公学音乐教室的钢琴自动奏响伴奏。我校合唱团随即即兴改编歌词:“保卫家乡,保卫淮河,保卫全

中国!”音乐陈老师热泪盈眶:“这就是艺术教育的真谛——让历史旋律成为时代强音。”

节目中的“平行时空对话”环节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当被问及“如果穿越回1945年,你会做什么”时,屏幕中的抗战小英雄回答:“我会把今天的无人机技术教给游击队。”

从荧幕到行动:红色基因焕发新活力
    “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随着校长朱开景的动员令,淮南开景公学同步启动“三个一”工程:每日一件助人小事、每周一次红色研学、每月一场国防讲座。要将‘观看’转化为‘行动’。

观看后,同学们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我校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特色育人”,也将以创新姿态让历史照进现实,为新时代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正如我校学生在日记中所写:“我们不仅是3500万抗战英灵的继承者,更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新的筑梦人!”

淮南开景公学

2025年9月1日

 

 

校 训:健康、厚德、启智、益能
校 风:大爱、忠信、习礼、长善
教 风:勤业、精业、敬业、乐业
学 风:勤学、好学、善学、乐学

供稿:大队部

初审:马晓红

终审:金磊

分享到:新浪微博 微信 qq